导读
2015年全球最具有代表性的对15岁学生的能力测试(PISA)中,代表中国内地参加测试的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四省市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与OECD国家相比最长,且高出了很多,但是数学、阅读、科学三项测试的得分仅位列全球第十。课后学习时间越长是否真的越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选取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究了课后学习时间与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因果效应,发现两者之间是比较稳定的倒“U型”关系,即一定的学习时间会增加学习成绩,但超过某一临界值就会降低。同时,还发现课后学习时间通过学生感知的学习困难和自我效能两条渠道影响学业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高等教育的回报率逐渐上升,这使得父母更愿意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去,父母教养方式逐渐从“放养”变为“推娃”,越来越多的家长会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科目的课外辅导班。在中国,校外补习是一种很流行的课外学习方式。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学生参与数学补习的比例高达74.0%,比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只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升高中必须采取考试录取的方式。对于某些省份的初中生而言,如果成绩不好,将不能上普通高中,只能选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或者职业高中,甚至面临辍学的困境。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意味着很难考取一所大学,没有一张大学文凭就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也就是说,如果初中升高中时没有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极有可能被社会“淘汰”。在这种较为残酷的教育体系下,每个学生都承受着非常大的学业负担,每天都必须完成很长时间的学习。可以断言,中国的学生从童年开始就被试卷、作业和课外补习塞满。
2015年,由北京、上海、江苏、广州组成的中国联合体参与了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如图1所示,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最长,平均每周33.1小时;课后补习时间(这里指的是和学业有关的补习)位列第四位,平均每周13.81小时。然而,图2所示,中国学生的PISA测试的总分仅位居全球第10,落后于同时参与测试的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回溯到2009年,中国以上海市作为代表首次参加PISA测试,在数学、阅读、科学上位列全球第一;2012年,上海市同样拿到三项第一。而2015年,当加入其它三个省市后,虽然课后学习时间的排名拔尖,PISA成绩的排名却一落千丈。毋庸置疑,这四个沿海省市在中国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在学业表现上已经出现了差异性。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如果观测所有省市初中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业成绩,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这不禁令人质疑,长时间的学习是否真的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的确,课后学习通常被作为学业成就的一个潜在预测因素,一般而言包括做家庭作业、上课外补习班、家庭辅导等形式。已有研究认为课后学习是学校学术活动的重要补充。似乎学生课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他们应该得到的成绩就越好。但是许多学生表示课后的家庭作业是生活中压力的主要来源,并且占用了休闲活动的时间。课后花在学习上的大量时间既可以反映一种认真的学习风格(与良好的成绩有关),也可以反映一种低效的学习风格(这与较差的成绩有关)。由此可见,诸多学者对于课后学习时间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勤能补拙”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非常刻苦。然而,课后学习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吗?如果不是如此,那么,课后学习保持在多长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其中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我们都知之甚少,也是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了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来检验课后学习时间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使用课后写校内作业、写校外作业、上补习班时间的加总来衡量课后总的学习时间,探讨其对于初中生总成绩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课后学习时间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异质性。
我们通过观察曲线可发现,课后学习时间与学业成绩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随着课后学习时间逐渐增长,先对学业成绩起到促进作用;但到达一定拐点后,将阻碍学业成绩的提高。具体而言,工作日的课后学习时间保持在每天3小时能使成绩达到更高,休息日的课后学习时间保持在每天8小时能使学生的成绩更好,此时语文、数学、英语标准化成绩的加和在210~215分之间。这与Beaton et al. (1996)针对41个国家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课后学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对于任何学生而言,都应该有个最佳学习时间点,超过一定时间的课后学习对于学业表现并没有额外的积极影响。
适度的课后学习时间能提高学业成绩,过长的学习时间会阻碍学业成绩的发展。那么,这其中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基于一系列有关作业数量影响学业成绩的路径研究,本文发现持续的课后学习时间会使得学生感知到的学习困难程度以及自我效能水平发生变化,从而间接地影响学业成绩。在适宜的时间内,随着课后学习时间的延长,学生对于学业内容的掌控能力越强,从而使其感知自己能够克服学业困难,而且能够产生较强的学业信心。但是,到达拐点之后,过长的学习时间可能会使得学生产生焦虑的消极情绪,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感知自己不能克服学业困难,并且容易对未来的学业发展丧失信心。课后花在学习上的大量时间在一定程度内反映出一种认真的学习风格,将促进学生提高成绩;但是超过这一程度就反映出一种低效的学习风格,将导致较差的学业成就。
课后学习时间影响学业成绩的另一条路径是,适度的学习时间中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产生对学业成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学习时间会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地影响学业成绩。总之,合适的学习时间(拐点前)通过减少学习困难感、增加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学业成绩,过长的学习时间(拐点后)通过增加学习困难感、减少自我效能感进而降低学业成绩。这为剂量反应函数图表现出来的倒“U型”曲线给予了合理解释。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政府领导人就针对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出“减负”政策,但是政策内容着重是对校内课程减负,强调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提高。下一步应重点关注学生身上逐渐增加的校外学业负担。正如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学校额外要求的课后学习时间(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自主参与的课后学习时间(参加补习班、写补习班作业),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并不会一直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学校老师在布置适量课后作业的同时,还需要家长及学生选择合理时间范围内的课外补习,避免揠苗助长,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