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给家长做讲座或者给教师培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多家长或者老师反映,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孩子觉得下辈子已经不愁吃不愁喝,为什么还需要学得那么累?或者有的家长问用外部奖励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好吗?甚至有问到女孩子是不是天生学不好数学物理?这里想从以往研究或者实验,给家长和老师们支招。
动机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也是最难测量的因素。努力学习的意愿是很多因素公共促成的结果,包括学生的个性、能力也包括特定学习任务的特征、学习的诱因、情境和教师的行为。因此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很多因素相关,现有研究表明,家长和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一是通过外部奖励转化为内部动机。外部奖励可能是物质奖励也可能是精神奖励。但外部因素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使用才有效。当老师说“我希望你们能够保证按时上交读书笔记,因为它们关系到科目成绩是,教师的假定是,分数对大多数学生都是一个有效的激励,但一些学生可能对分数不关心,特别是差生。如果妈妈说孩子说:”做得不错!我知道如果你努力的话,就一定能成功。“这样的语言对于那些起初认为任务很难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激励,而对于那些认为任务容易的学生来讲则是一种羞辱。
很多家长担心外部奖励会削弱孩子对学习的内在兴趣。特别是莱玻的实验更让很多家长想放弃外部奖励。但奖励真的会破坏内在动机吗?先看看莱玻的实验:
他们让学前儿童使用特制的画笔来画画,许多儿童画画时的热情都非常高。然后,研究者将儿童随机分为三组,告诉第一组儿童,如果他们能够为参观者画一幅画,就会得到奖励(优秀画家奖)。第二组儿童虽未得到事先告知,但在他们画完后,也意外地得到了同样的奖励(与儿童画得好不好无关)。第三组儿童没有获得任何奖励。接下来四天,记录儿童的自由活动情况。结果发现,受到奖励的第一组儿童用于绘画的时间约为第二组和第三组儿童所用时间的一半。由此,莱珀等人指出,许诺对儿童原本就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提供外部奖励,有可能使儿童认为从事原本不获得奖励的活动也会获得奖励,从而降低了其内在动机。
后来很多心理学家重复莱玻的实验没有发现相同的结果,反而更多研究人发现使用奖励可以提高内在动机,尤其是当奖励取决于任务完成得质量,而不是参与活动就能得到奖励时。后来研究人员分析原因时发现上述实验所用的儿童是经过挑选的,这些儿童对使用画笔原本就具有内在兴趣,而那些没有兴趣的儿童则未参加实验。此外,很多儿童本身喜欢画画,但很少有学生会独立学习语法、化学元素或者物理的公式定理。很多创造力很强、自律程度很高的科学家在回忆学生时代时,都会因获得成绩表扬或者某些奖项而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
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可以采用外部激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精神鼓励会优于物质激励。外部激励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转化为内部动机。建议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奖励,尽量大的覆盖到很多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也应该经常通过言语肯定孩子的行为表现,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说到这里就过渡到第二个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激发孩子的自主责任意识。根据马斯落的需要层次模型,人的需要分为几个维度,当物质生活比较充裕的情况下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就基本得到了满足,接下来需要获得的是爱与尊重,然后是理解、审美与自我实现。从现实中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感受不到被人关爱,总是感觉自己很无能,因此很难有强烈的动机实现较高水平的成长目标。假如学生不确信自己的能力或价值,他们会倾向于做出安全的选择,随大流,对学习知识没有兴趣,为了考试而学习。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接纳与尊重,如果家长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理解与爱,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几年的咨询实践发现太多的所谓“问题孩子”都是缺乏理解与尊重,理科学生喜欢看一些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书被认为是怪胎;孩子因为不喜欢吃妈妈做的饭,经常和妈妈吵架;一次的考试抄袭丧失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从此再也不想上学,因为爸爸反对孩子在学校谈恋爱,和爸爸一个学期不说话......通过给孩子理解与尊重,孩子的行为方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具有中等或者较强学习动机,教师或者家长就要升华到自我实现的维度,教师通过让学生承担一些班级的义务或者做一些社会公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很多家长经常问我我们孩子学习挺刻苦的,严格按照我给他安排的时间表执行各项计划,为什么成绩总是一般?当家长把孩子从起床到睡觉以及周六日所有课后班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自主决策学习各科的时间安排的权利以及六日的休息时间,孩子就不会自主的管理自己的学习,也不会高效的利用时间,当然成绩不会好。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家长给孩子自主安排学习的权利,意味着信任与尊重,同时对孩子每项任务预期的达到的标准或目的做个要求,孩子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最后就是从外部归因转向内部归因。归因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找理由。如果分析自己的低分原因是那些无法控制的外部原因,比如老师没有讲,教室考试时太吵了,受其他同学影响了等等,这种称为外部归因,总是外部归因的同学会认为这次没有考好是暂时的,是运气不好,下次会有很大改观。内部归因的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或者努力程度不够,而导致的失败。大量地研究表明,内部归因(又称为内控点)高的学生,学习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提到外部归因,不得不说的就是能力归因,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这个同学没有数学脑子,我们家孩子遗传了我的语文天赋了,等等。当家长把成绩不高的原因归因于天生的能力不足时,孩子在某个学科就很难有大的改观。因此家长和老师平时跟学生交流时,需要注重过程导向,注重学习型成长,不要强调天赋、基因本身无法改变的能力因素,这些因素在最近的脑科学研究中被认为微乎其微。